在“6·5”環境日到來之際,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紀明接受了漢中日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我們知道,去年我市環保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執法監管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我市環保工作的重點是什么?
紀明:2018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聚焦“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全面推進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廣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全域環境質量繼續向好。空氣質量改善明顯,兩江出境水質繼續為優,聲環境質量保持優良,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省第一方陣,全面完成中省對我市各項環保目標考核任務。今年將主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聚焦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大行動,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在青山保衛戰中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大秦嶺生態修復力度,筑牢“兩山”屏障。在藍天保衛戰中,緊盯建筑施工場所、渣土運輸、散煤治理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治霾六大措施,提升精準治霾水平。在碧水保衛戰中,嚴格落實“水十條”和河湖長制,加大流域整治力度和沿江鎮的兩場(廠)建設,推動新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地建設,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優良。在凈土保衛戰中,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農用地分類管理、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和污染土地治理修復”為重點,摸清底數、解決問題,確保土壤污染“零增量”、“減存量”。二、大力實施污染源綜合治理。以環境質量改善為導向,持續推進工程減排,督促各縣區完成重點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強重點項目實施,落實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推進排污許可制和排污權有償使用,加強重點污染源自行監測管理,確保企業自行監測公布率達95%以上。全面完成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年度工作任務,推進環境質量和總量排放雙管控,助力綠色循環發展,實現“三生融合”。三、強化環保督察執法。鞏固提升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圍繞中省關注、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執法督察,夯實環境保護責任。嚴格環境準入,打好執法監管組合拳,有效震懾環境違法行為。四、嚴密環境風險防控。編制兩江干流及一級支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環境風險源排查整治,構建危化品運輸監管長效體制,消除環境安全隱患。五、提升生態文明水平。鞏固提升省模創建成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圍繞環保領域重點工作,持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保滿意度。
記者:今年我市出臺了漢中歷史上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首部地方性法規---《漢中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這部法規對漢中水污染防治有怎樣的意義,下一步我市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水環境質量?
紀明:《漢中市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今天將正式實施。這部法規的出臺既是深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對中省水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的具體延伸和細化豐富,為我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水源涵養地水質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可靠的保障。我們將以此次《條例》的出臺實施為契機,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以碧水保衛戰為主線,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監管體系。扎實推進河、湖長制責任落實,夯實水污染防治屬地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嚴格目標責任考核,強化督查問責,構建完善橫向多部門、縱向多層級“共護一江清水”的網格化監管體系。二是嚴格執法檢查。加強涉水重點行業日常執法監管和聯合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打擊水環境違法行為,不斷提升環境風險防范水平。三是緊抓重點工作落實。抓好重點流域綜合治理、農村農業污染防治等系列重點工作,推進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和水源地規范化建設,保障水質安全。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向公眾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努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水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
記者:近年,公眾對大氣環境高度關注,市委、市政府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視,今年我市治霾降塵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力爭收獲更多的藍天?
紀明:2018年,全市平均優良天數331天,優良率90.68%,是全省唯一“優良天數”、“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重污染天數”、“任務完成率”以及六項大氣污染物共十項指標全部變好的市,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今年截止5月31日,我市優良天數113天,空氣質量排名全省前列。今年是新一輪藍天保衛戰承前啟后的關鍵年,我市將堅定信心、不遺余力,打好打贏這場攻堅戰,重點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精心部署,夯實責任。市政府出臺了《漢中市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從優化六項政策、打好八場硬仗、強化九項保障措施三個方面強力推進47項工作任務落實,并與縣區、部門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全面夯實工作責任。二是突出重點,精準發力。針對揚塵、臭氧等污染,扎實開展“春雷”行動,實行周考核、周排名、周通報;針對燃煤污染,深入實施“清爐”行動,全面推廣潔凈煤;針對機動車污染,全面執行新的排放標準,加快高排放機動車淘汰更新;針對工業污染,持續實施工業企業提標改造和“退城入園”。三是加大投入,提升能力。今年,市財政將投入近一億元,用于機動車污染防治、清潔能源替代等,并建成投運大氣污染防治熱點網格監管和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項目,有力提升科技治霾、精準治霾能力水平。四是完善機制,強化督查。健全完善四級監管網格體系和考核通報體系,常態化開展各類督查巡查,機動式、點穴式開展專項督察,不斷加大追責問責力度。
記者: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持續深化開展“激情、干凈、超越”主題作風建設活動,市生態環境局是如何將作風建設活動與環保工作有機結合,實現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創新?
紀明:全市深化“激情、干凈、超越”主題作風建設活動開展以來,我局將主題活動作為激發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激情的有力武器,與生態環保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深度融合,實現了作風建設與環保工作互促雙贏。一是強化學習教育,鑄牢思想根基。采取中心學習組學習、“周例會”集中領學,“專項業務”科長輪流講學,“線上線下”分散自學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委“五新”戰略部署和市委“三市”建設新內涵和生態環保工作新法規、新理論和新業務,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二是夯實工作責任,助力追趕超越。制定了局黨組作戰圖、支部承諾書、黨員干部軍令狀及全年300項重點工作推進計劃,實行局領導分項包抓,牽頭科室統籌負責,全員定崗定責、協同推進。實行“周計劃、周總結、周評比”工作模式,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及領導批辦事項推進情況開展常態化督察。聚焦“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深入推進四場保衛戰,全市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三是狠抓隊伍管理,打造環保鐵軍。嚴抓干部去向公示、請銷假、外出報備等制度落實,嚴格機關上下班紀律考勤,每周對執行工作紀律、節假日值班、“12369”投訴熱線在崗值守情況檢查。每周2次開展衛生評比。完善并落實黨內監督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40余項,用好用足“三項機制”,嚴格選拔任用“能干事、干成事、有實績”的好干部,全系統昂揚向上、干事創業、敬業奉獻氛圍更加濃厚。( 漢中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