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我拿起手機經過廣場從大路向村莊后的一處停場走去。來的游客不多,公共生態停車場里車很少。在停車場里走路,既安全又沒有吵鬧聲,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一邊聽手機,一邊快走或是慢行,我已養成這個習慣了。夜漸漸黑下來,有一雙雙看不見的大手拉扯著巨大無邊的黑幕鋪天而來,在黑幕降落下來之時,路邊和停車場的太陽能路燈卻明亮起來。不知不覺間月亮無聲無息地爬到身后山頂上,像一個可愛的嬰兒臉,肉肉的、圓圓的,很豐滿,也很滋潤,它目不轉睛、很好奇地注視著小村莊以及周圍的森林、河流。
白天一群一群的烏鴉、喜鵲、斑鳩在路邊守候著,見有人經過時,“撲”的一聲騰空飛起,但飛的不高飛的不遠,只有三、五米的樣子,只是給人挪一下地方而已,等人走開了,“撲”的一聲又落在周邊的房屋或小樹上,繼續做這里的主人,守護著自己的地盤,又開始不停地在周邊的田野里尋找能吃的食物。
天黑了,附近卻沒有一只鳥兒,可是我在白天也只看到五六個鳥窩,不知道鳥兒們晚上在哪里過夜?是在山崖下或是在大樹林里。
停車場的上空不大,只有二三里,一眼就會望到頭。天空里點綴著數得清的幾顆星星。四周都被大山環繞,黑乎乎的影子是樹木。透過樹影可以見到遠遠的燈光點點,光斑弱弱的,忽明忽暗。舉頭向深空望去,猶如身處井底。這時,突然想到一個成語“井底之蛙”,我沉默良久。
跳廣場舞的人群散了,大家各自回家去。廣場就顯得空曠、寂寞、無聊,月光和著燈光交織在一起鋪滿了廣場,使得廣場上空如白晝。四周的燈光亮晃晃的,它們相互陪伴著、安慰著,繼續堅守著工作崗位。只有這個時候,這一片天地屬于個人,走路、聽手機,如晝的光亮、靜謐的星空,如若辜負這如晝的光亮那真的太可惜、太奢侈。一圈、二圈......直到周圍住房里的燈光逐個熄滅,我才想起該回家了。
望著淡藍色的天空,有一片白云在頭頂浮動,一會兒被扯成一群群綿羊,低頭吃草、慢慢移動;一會兒被捏成龍的形狀,張牙舞爪、騰云駕霧;一會兒流淌成河流,高掛天際,卻尋找不到牛郎和織女的影子。月亮到了前面的山頂上,山頂是那樣尖、那樣高,忽然記得一句詩,“山高月些小,水長河面闊”,一時記不清是誰說的。
空氣燥熱起來,人也感到疲乏了。
明明是晴朗的夜空,在半夜里卻聽出“嘩啦啦”聲響,像一群牛羊從山頂上橫沖直撞下來,又像颶風掠過山頭,空中的電線嚇得“嗚嗚”亂叫,緊接著就是一陣陣擂鼓助威聲,大點大點的雨便砸落下來。
誰家的屋檐上幾頁瓦片不見了,誰家屋后參天大樹被攔腰折斷,幸好沒有倒在房梁上。最讓人憐惜的是櫻花,正開的艷、放的怒,一陣狂風掠過,花瓣掙脫花朵的懷抱隨風而去,在天空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定蹤影。
清晨,在樹下、道路旁人們會看見一層厚厚的花瓣和著雨水靜靜地躺在那里,逃不過劫難的還有那些桃子、杏子、櫻桃,只有黃豆或指頭蛋大的果子散落在地上。村莊周圍的高山不見了山頭,一片白霧茫茫連著天空,濃濃的霧把太陽緊緊遮蔽不讓它放出光彩,村莊不再明亮,人們的心里也暗下來,就不愿起床了。
一年四季,一日三時。晝夜更替,生生不息。
人們常說事物都有運行軌跡,天命、道數已注定,它不以人們的喜好、愿望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