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來留調研觀摩村鎮垃圾治理情況。
觀摩組一行先來到留壩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現場、留壩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留壩縣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現場、武關驛鎮河口村,實地了解留壩在村鎮垃圾治理方面的經驗做法。
在留壩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現場,觀摩組詳細了解了處理廠焚燒技術裝備的原理、工藝流程、優勢和處理能力,并參觀小型生活垃圾處理全過程。留壩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總占地約5畝,建設規模為生活垃圾30噸/天+餐廚垃圾4噸/天協同處置,采用高效焚燒處理工藝,垃圾高溫焚燒處理后,可讓垃圾減量化,節約大量填埋場占地,還可消滅各種病原體。目前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在線監測設施與國家監控平臺聯網,可實現實時在線監測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項目投入使用后,可對留壩縣城鄉生活垃圾以及餐廚垃圾的協同處置,通過科學的技術和系統,長期有效實現垃圾無害化治理。
在留壩縣生活垃圾填埋場,觀摩組詳細了解留壩縣生活垃圾日常處理規模、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及垃圾填埋場整體運營管理等。留壩縣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總填滿容積61萬m3,日處理垃圾30噸。填埋場嚴格按照堆體分層、分單元分區、雨污分流等規范化作業,“SBR+超濾+反滲透”滲濾液處理工藝,可使處理的污水達到二類水標準。
在留壩縣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現場,觀摩組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介紹的方式,詳細了解了固廢處理流程、固廢處理中傳統方式與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建筑垃圾變廢為寶,轉化為再生建材的全過程。留壩縣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是漢中市首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后,可以實現縣城建筑垃圾無害化、安全化、資源化利用,有效避免建筑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預計年處理可利用建筑垃圾10.5萬m3,資源化利用后預計年效益200萬-300萬元。
在武關驛鎮河口村,觀摩組一行沿河口環線,調研垃圾分類開展情況,了解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頻率,居民參與廢棄物再利用、環境衛生保護方面的舉措以及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開展方式。武關驛鎮以河口村為試點示范帶動,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引導群眾共建美麗家園、共享建設成果,切實改善并帶動了全鎮村容村貌持續向好。
觀摩組一路走、一路看,一邊思、一邊議,相互交流意見。紛紛表示,本次觀摩活動讓大家對留壩縣村鎮垃圾治理工作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更直觀的感受。大家一致認為,留壩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緊盯村鎮垃圾治理重點難點,完善治理措施,分享成功案例,為行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為推動縣域、村鎮垃圾治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留壩力量。(記者:張孟瑤 劉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