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栽植射干的時候要注意每株之間間隔,不要埋太深,到分叉點就行……” 眼下正是栽種射干的黃金季節,在柳川溝村的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里,10余名工人搶抓農時整地、埋苗,有條不紊地開展射干種植,勾畫出一幅“人勤春耕忙”的美麗畫卷。 作為今年新引進的種植品種,射干苗已陸續扎根這片山坡。“柳川溝海拔、溫差都適合射干生長,這批300畝射干預計2-3年后進入采收期,既能豐富村里的藥材品類,也為集體增收開辟新渠道。”柳川溝村黨支部書記董濤說。 射干又名烏扇,其根莖是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盛開的橙紅色花瓣更兼具觀賞價值。隨著中醫藥市場需求增長,這種耐旱耐寒、適應坡地生長的植物,正成為林下經濟的“潛力股”。 “這片射干大概5天就能種完,工人們工資都是按天結算,后期還有澆水、除草、施肥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能幫助20余戶群眾實現就近務工。”基地負責人張強說道。 林下可生金,綠富可雙贏。近年來,柳川溝村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把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富民的重要舉措,通過廣泛開展調研,科學定類定品,以“村集體+企業+農戶”的形式,通過集體流轉閑置土地,引入企業專業化運營,村民既能獲得土地租金,又能就近務工,累計帶動村集體增收4萬元。在基地坡頂,新修建的蓄水池已完成蓄水,為中藥材灌溉提供保障。 “未來,我們將繼續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推產業結構調整,讓這些‘土里生金’的產業,真正成為村民致富、生態增綠的雙贏路徑。”董濤說。(通訊員:江口鎮 聶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