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縣委書記史邦儉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第11次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魏巍出席會議,縣政協主席張長弓列席會議。
會議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史邦儉強調
要強化政治引領。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最新成果入腦入心。
要增強教育實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利用好留壩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和黨性教育基地,引導廣大師生用心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
要建強教師隊伍。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完善思政課教師選培機制,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會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對廣東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塌方災害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批示精神,傳達了省委、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聽取了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匯報,并研究我縣貫徹落實意見。
史邦儉指出
要始終繃緊思想之弦。堅持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實從災害事故中吸取教訓,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預案,以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做好各項工作。
要壓緊夯實安全責任。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時刻把安全生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要全面開展排查整治。緊盯危化品運輸、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鎮燃氣、大型群眾性活動、夏季河道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拉網式”大排查,把各類風險降到最低。
關于做好防汛工作,史邦儉強調
要嚴格執守,及時預警。落實好縣級領導帶頭值班值守,嚴肅汛期工作紀律,優化“叫醒”“叫應”反饋機制,加強信息報送。
要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各相關部門建立動態防汛度汛問題臺賬,堅持汛期不過、排查不停、整改不止,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
要全力防范山洪災害。聚焦山前居住點、山洪溝道口、橋梁上下游等高風險區域,檢視“縣鎮村”三級防治預案,優化山洪災害監測站網布局。
要堅持旱澇同防同治。持續監測墑情、水情、旱情,優化灌溉供水管理,完善抗旱保水方案,構建當地、近地、遠地供水水源“三道防線”。
要聯動協防,凝聚合力。堅持“一盤棋”思想,切實扛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協同完善預警預報和搶測措施,確保全縣安全穩定。
會議學習了黨中央關于加強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的有關要求,傳達了省紀委集中整治督導組下沉督導調研精神,學習了《中共漢中市委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化領導干部“三個帶頭”以身作則轉作風的有關措施〉的通知》,并研究我縣貫徹落實意見。
史邦儉要求
要壓實工作責任。黨委統籌協調、紀委牽頭推動、政府部門主抓落實,認真排查行業內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主動移交問題線索。
要深化舉一反三。抓實日常監督,盡快查處一批有影響、有份量、群眾感知度高、社會效果好的典型案例,推動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要廣泛發動群眾。積極開展民意調查,收集意見建議和困難問題,抓好宣傳引導、政策解讀,提升廣大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深化作風建設。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抓項目、抓招商、轉作風,弘揚務實之風、爭當清廉典范,認真落實“四下基層”制度,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會議傳達了綠色高質量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的留壩探索座談會精神,并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史邦儉強調
要堅定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不動搖。持續推動“兩山兩化”,不斷提升完善綠色發展理念,把留壩探索變成留壩模式、留壩樣板。
要守牢綠色生態本底。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持續打好“三大保衛戰”,深化秦嶺“五亂”問題整治,全面落實“四長制”,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要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堅持把科技驅動作為留壩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強化成果運用轉化,把縣域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
要持續推動文化賦能。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紅色文化、鄉土文化、秦嶺文化,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留壩旅游業穩中提質。
要高度重視金融發展。運用好“八位一體”投融資模式,形成優質資產包,深入推進強村富民公司試點建設,增強集體經濟組織造血能力。
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善用小切口撬動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開辟更多產業發展路徑和增收機制,推動生產要素向“新”而行。
要持續做好對接宣傳。將會議成果轉化成為留壩發展“路線圖”,吸納各方建議,集中落地一批新項目好項目,為留壩發展新質生產力與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會議還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強基層人民武裝部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傳達了全市“掃黃打非”工作暨“打假治敲”專項行動會議精神,并研究我縣貫徹落實意見。